27 01 2021

住建部副部长:发现问题及时出手 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今年开年,楼市调控政策频发,这一次调控的主体主要是一线城市。据新华社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近日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

倪虹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倪虹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出手,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好预期,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要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深圳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

近日,上海、深圳陆续出台楼市新政,剑指过热的楼市。1月21日,上海市住建委、房管局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十条措施,包括打击“假离婚”获取购房资格、延长增值税征免年限、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等,发出楼市调控继续从紧从严的信号。1月25日,上海法拍房也被纳入限购范围。

深圳则在一周内三度发布调控信息,特别是在1月23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审查和管理的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正准备入市的前海两大“网红新盘”对购房者认购资质的审核非常严苛。

北京和广州对楼市调控也发出从紧从严的信号。1月25日晚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王飞公开表示,将严查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和中介炒房、投机炒作。广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本月初表示,近期广州市住建部门按照工作计划,正在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哄抬房价和虚假房源、虚假广告、虚假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业内人士指出,这表明各地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维持高压态势。

“房贷停贷”为何又刷屏?

农历年底房贷年年紧,但近来上海、广州等地有银行“房贷停贷”等传闻刷屏,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银行会不会大面积停贷,成为当前刚需购房者的心头大事。

1月26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付捷确认,工行上海分行叫停了面向房主提供的房产交易税费分期贷款产品,但是个人房贷仍在正常发放,并没有叫停。

其实,从往年来看,每次临近年关,金融机构都会阶段性地暂停或收紧贷款尤其是房贷业务,多是“惯常现象”,也符合相应预期。一方面,临近年底,在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考核压力下,银行不得不提高备付水平;另一方面,年底到来年初,银行揽储吸存竞争激烈、同业拆借利率攀升,会抬高资金成本,加上要回笼资金,都会使得个人按揭贷款年底额度批放趋严。

而一些市场传闻则将“停贷”和“没额度”两个概念混淆,银行在按揭贷款端额度收紧或者没有额度,和按揭贷款业务直接暂停并不同,也就是说并非“有钱也不放款”。正如行业观察人士所说,没有额度只是暂时性或者阶段性的,临近年关,金融机构阶段性地暂停或者收紧贷款尤其是房贷业务,也符合惯例预期。

事实上,证券时报记者连日来在上海地区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分支机构的一线走访中发现,尽管部分银行的房贷额度有所收紧,加上近期楼市交投活跃、排队人数多,放款时间延长——要等1个多月甚至4个月左右,但仍在正常地接收客户的房贷申请,并未收到要求停止发放房贷的相关通知。

近期银行房贷政策变化引发各方的关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2020年12月31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将银行分为不同档,对应设立区别性的“两条红线”指标。第一道红线是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第二道红线是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1家银行全部贷款占比,比如县域农商行、小型银行、中型银行、大型银行对应的占比上限指标分别为12.5%、17.5%、20%和32.5%,该“新规”对部分“超标”银行设置了不同过渡期给予整改。

这也被市场解读为“无论个人按揭贷款还是房企贷款被全面受限,银行信贷结构将面临调整,涉房贷款增量规模受制”。

不过,记者近日走访中发现,即使有部分“超标”大行在过渡期间有序控制房贷投放节奏,但也并未停贷,客户申请并不受影响。毕竟,个人按揭贷款长期以来作为银行贷款中模式成熟、坏账率低的“优质业务”,短期内难言被替代。

真正要警惕的是楼市的燥热行情。去年下半年以来,多个一线城市热门区域、热门楼盘比如学区房等房价短期快速拉升,引人侧目。

1月21日,上海市住建委联合八部门颁布“沪十条”,指导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响今年一线城市楼市调控升级的第一枪。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理解的是,民众尤其是购房刚需族容易受到市场情绪扰动,焦虑财富管理和房产配置。但也应该坚信,不变的红线是严控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房地产领域。而满足民众“住有所居、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调。

对银行机构来说,防范金融体系对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信贷资金流向更符合社会民生发展需求的资产、领域、场景,开拓零售创新业务,优化银行信贷结构,助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将是新课题。

多地开列任务清单 国企改革步入“施工高峰期”
2021-01-27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多地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并召开年度工作会,在敲定未来三年国企改革发展“施工图”的同时,明确开列2021年的任务清单。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力争今年底要完成三年总体任务的70%以上。从多地披露的信息来看,重组整合、双向混改、改制上市等将有大动作涌现。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国企改革步入“施工高峰期”,诸多红利将加速释放。

2020年各地国资监管企业实现营收29.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降幅从一季度78.9%的最低谷逐月收窄至8.5%。其中,江苏、四川、湖南、贵州、广西、海南、天津等9个地方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国有企业有效应对多重冲击、实现稳健运行的背后,靠的是持续深化各项改革。2020年启动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冲锋号”。

日前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下称“会议”)强调,确保三年行动落实落地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的实施方案要在春节前全部印发实施。

在此之下,多个省区市相继明确任务书和施工图,建立工作台账,聚焦改革重点全力突破。“地方国企改革的趋势和特点之一是根据地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以及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壁垒。”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天津明确,到2022年,75%以上国有资本集中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安徽提出,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1年将依托省港航集团启动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

内蒙古透露,全区“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将在今年6月前编制完成。支持区属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其他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重组整合。加快区属企业横向、纵向调整,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升级,推动众多中小国有企业优化整合。

四川2021年重点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等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打造一批地方国企航母舰队。

朱昌明认为,今年国资国企将更多地通过重组方式进入新兴产业,而且重组整合将不再局限于国企之间或民企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的重组将增多。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将成为实施盘活资产、重组整合、优化配置的关键主体。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重要突破口。例如,上海提出,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实施“二次混改”。广西提出,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选定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项目)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预计,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实施,混改将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即通过建立和完善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机制,优化和调整混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关系,激活企业运营活力和决策效率等,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未来,混改不仅包括在国有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制以及重组等,也包括通过国有资本参股非公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的方式实现“双向混改”。

不过,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议上强调,混改是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企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情况作为国企改革的标志。他表示,要加强全过程监督,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把混资本和改机制结合起来,引入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重组还是混改,资本市场已成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落地实施以及国资国企做优做强做大的关键平台,众多地方纷纷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

山西提出2021年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支持培育企业上市。安徽明确,到2022年,推动5户企业改制上市,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达到25户左右。上海的目标则是新增10家左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朱昌明认为,未来资本市场将成为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主战场,可以大幅提升国企市场化水平和融资效率。2021年将有大量混改企业和员工持股企业上市,将改变资本市场对于国企的价值判断标准,像海康威视、万华化学这样的高成长国有上市公司将不再是个例。

在他看来,未来国企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产业机会、科技创新、企业整合等领域,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面对新经济发展的要求,面对新老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都需要跳出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充分利用国企改革带来的机遇,真正实现“国民融合”带来的资源整合和取长补短,推动高质量发展。

陳茂波網誌:推動創科發展
2021年1月24日

持續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本港經濟及社會民生受到沉重的打擊。政府正致力採取各樣措施控制疫情,從特定群組檢測到小區強制檢測,到逐步擴大檢測範圍和強化個案追縱,力求盡速把疫情遏止,盡快及最大程度恢復市民生活、出行、照顧家人及工作的空間。一直以來,我在財政上全力配合,確保抗疫工作的配備和資源充足。

 

我們同時積極加強科技應用以協助抗疫工作,包括應用於家居隔離工作的電子手環、銅芯口罩等。另外,創新科技署亦資助了不少防疫產品和科技應用研發項目,例如應用於電梯的無觸式按鈕面板,市民可以隔空按掣,減少接觸。

 

科技發展的原動力是應對社會、市民、消費者的需要,或解決企業運作的痛點,這可說是驅動產品或服務創新的關鍵。而當科技與創新意念能凝聚匯流成動力,便可成為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能。然而,科技研發和應用除了需要大量資源投入,更需要應用場境的配合。因此,尤其在創科發展的初期,政府的介入與支持便相當重要。這包括投放公共資源以起牽引拉動作用、出台政策,為創科產業營造有利的發展空間等。

 

我在過去幾年的財政預算案均透過政策措施及資源投放,推動完善創新科技發展的生態系統,包括培育及匯聚人才、匯聚企業群、鼓勵科研、誘導市場需求和建立暢通的融資渠道等。經過多年的耕耘,這些工作漸見成效。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關鍵。為培育和匯聚科技人才,早年推出的研究員計劃及博士專才庫兩項計劃,已於去年7月整合為研究人才庫並擴大資助,每間合資格公司或機構可獲資助聘用最多四名取得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創科人才進行研發工作,讓僱主在聘用科研人員時有更大靈活性。計劃至今已資助逾6,000個研究人才職位,涉及資助額超過20億元。至於旨在吸納外地科研人才來港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自2018年推出至今,已批出簽證或進入許可予約220人,其中近三成持有博士學位。

 

我在去年的預算案中預留了4,000萬元,為本地大學STEM課程的學生安排與創科相關的短期實習。有關的創科實習計劃於去年6月以先導形式推出,學界和業界均反應熱烈,有超過1,000名大學生受惠。

 

為了讓中學生有更多資源及機會,從興趣和實踐中探索科技應用,我在2019至20年度財政預算案撥出五億元推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每間中學可申請最高100萬元的資助,舉辦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去年12月推出至今已有超過40間學校申請,活動內容包括舉辦人工智能課程、移動應用程式編程班、參加機械人競賽等。

 

在匯聚企業群方面,我在2018至19年度的預算案中撥出100億元建設兩個世界級科技創新平台,透過匯聚國際知名學府、機構或商業單位在科學園設立研發實驗室,加強科研合作提升本地研發水平和能力,願景是成為環球科研合作中心。這兩個平台分別是專注醫療科技的「Health@InnoHK」,以及專注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的「AIR@InnoHK」,至今反應踴躍。

 

為鼓勵研究及應用,我們於去年初擴大創新及科技基金下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的資助範圍,以協助更多本地科技公司將其研發成果實踐和商品化。去年3月,為應對疫情,計劃推出了特別徵集,支持防控疫情的產品開發和科技應用。至今批出了逾60宗申請,涉及資助總額逾一億元,其中約一半申請由本地科技公司提交。無觸式按鈕便是其中一個項目。

 

在推動再工業化方面,政府在去年7月底推出20億元的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資助上限為獲批項目總開支的三分之一或1,500萬港元,以較低者為準。

 

另外,我在去年的預算案優化了科技券計劃,將每個科技券獲批項目的政府資助比例由三分之二提高至四分之三,每名申請者的累計資助上限和獲批項目數目上限亦由40萬元和四個分別增加至60萬元和六個。至今已批出3,000多宗申請,涉及資助總額逾五億元。

 

去年的預算案在創科發展的基建配套方面亦有着墨,例如科學園第二期擴建、數碼港擴建計劃、將軍澳工業邨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工業邨微電子中心等,這些項目均在穩步推進中。

 

在建設智慧城市方面,我們去年12月公布了《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措施。與此同時,最近推出的「智方便」數碼服務平台,讓市民可以單一數碼身分, 一站式登入並使用多項政府及商業的網上服務,目前涵蓋了稅務、車牌續期、求職登記,以至電力和煤氣公司等的服務。預期到今年年中,「智方便」提供的服務將增至110項。

 

至於為創科產業建立暢通的融資渠道方面,我們在2018年修訂上市規則,容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亦容許境外掛牌的企業在港作第二上市。此外,去年8月正式實施的有限合夥基金制度,連同其他準備修例推行的優惠措施,會大大提升香港對私人投資基金(包括私募基金及創投基金)的吸引力,有助將資本引導至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科技公司。事實上, 在過去短短的幾個月間,已有超過70間相關的基金在本港註冊成立。

 

這幾年我們在創科發展上,努力不懈的全方位投入和推動,包括建設基礎設施、匯聚人才和企業、增撥資源鼓勵研究及應用,以及引導市場資金的投入等,目標是推動創科生態圈的蓬勃發展。誠然,我們目前仍面對不少挑戰,但這些困難將激勵我們加倍努力,迫使我們要不斷激活創意、探索解決方案,讓創科發展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提升生活質素,並為香港疫後經濟的多元發展,帶來更持續的動力。



Archives →
联系信息:
南京西路1600 号310,
200040 上海中国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三十分
close

写一封信给 IBFS (中国)

你的名字 *
电子邮件 *
电话 *
信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