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4 2016

国企转型突围之东北样本:融资难混改难成拦路虎

国企转型突围之东北样本 融资之困 老国企也差钱

S集团地处东北“煤城”,产业横跨煤炭、能源化工、热电联产、林业造纸等,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是传统的资源产业国有企业。然而,随着2014年以来煤炭及油气价格下滑,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令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面对经济疲弱、主要经营产品销售量价齐跌等不利局面,集团公司的经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S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今年煤、油等产品价格继续下滑,对资源衰竭型矿区而言,转产转型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该集团是比较早进行转型尝试的企业,在资源价格行情高的时候,已经利用充裕的资金开始进入一些深加工以及非煤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综合开发为中心、上下游相关产业为重点、其他产业为辅的同心多元化产业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单一依赖资源行业的风险,但在全球大宗商品行情普遍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仍然感到了资金的压力。“现在开始积极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探索资产证券化。”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S集团通过再投资已经开始拓展自身的产业板块,希望通过这种转移延续企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程度的新产业基础。囿于投资规模与跨产业经验、专业人员储备等现实因素,虽然形成了基于原有资源主业的新产业链条,但仍然存在投资周期短、长期效益未显、项目体量有限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等短板。因此,虽然企业形成了推动资产证券化的思路,并圈定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板块,但由于IPO门槛较高、周期长,不能解决眼前棘手的问题。借壳上市的话,虽然该集团具备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等概念,但仍然因为盈利一般、行业趋势不看好,被几个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拒绝。

该人士指出,此前国内能源市场的价格行情好时,资源类企业盈利能力很强,国有企业经营与运行中的问题并不凸显,但随着国内外能源市场价格大幅回落,部分资源类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就凸显出来。老国企的问题在于规模大而盈利能力不强、产业多而不精,虽然进行过公司化改制,但独立法人子公司也存在经营、人事不独立等诸多问题。一旦经济大环境变差,市场竞争能力就更显得不足。即便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扭转不利的局面,但难以获得市场青睐。

不仅仅是S集团,实际上,许多资源类国企融资之路也颇为坎坷。由原沈阳矿务局改制而成的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辽宁省最大的煤炭集团,红阳能源为其下属上市公司。早在2006年沈煤集团就红阳能源股权分置改革事项做出声明与承诺:沈煤集团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适时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但因国有企业特有的遗留问题,导致改制工作内容多、任务重、耗时长,直至2015年沈煤集团才将旗下改制完成的优质煤炭资产和电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红阳能源。业内人士指出,集团仍徘徊于借壳上市或整体IPO,上市公司平台的利用问题始终不如预期。

比格达塔(中国)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常华指出,近年来,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实体经济疲弱影响,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大部分煤炭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行业超70%的企业出现亏损。屋漏偏逢连夜雨,银行对煤企贷款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目前对实体经济流动性注入多以定向投放为主,资金侧重扶持中小型创新型企业,银行对煤炭行业放款积极性不高。如何破解资金困局已成为摆在很多煤炭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上市煤企可以通过定向增发、股权质押等多种方式实现融资,为企业在逆境中争取到一定的主动权。但对于更多的非上市企业而言,除了等待重组、变卖资产外,似乎没有生路可寻。



Archives →
联系方式:
香港新界屯門天后路18號南豐工業城3座6樓603室
電話: +852 2891 0030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八时三十分至下午六时三十分
close

寫一封信給 IBFS (香港)

你的名字 *
電子郵件 *
電話 *
信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