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11 2016

国务院官员驳“货币政策转向论”:没有出现拐点

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央行逾半年未降准降息,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要抑制资产泡沫的同时罕见地没有同时提及稳增长,加上央行研究加强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等消息,引发市场强烈关注,随之而起的是外媒关于“中国可能转向选择性收紧的货币政策”的猜测。

澳新银行驻香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认为,中国央行已开始选择性收紧。央行不希望调整基准利率影响经济整体的资金成本,而是有选择地进行紧缩,以防止泡沫,比如在流动性过多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

不过,来自中国政研界的专家却表示,货币政策并没有出现拐点,不太可能出现紧缩的货币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不认为货币政策出现了趋势性拐点:

当前并不适宜逆转稳健型货币政策,转而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以资产市场为重要参考。中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凸显了中央对市场中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的高度重视。货币政策的操作会更加稳健,避免出现年初货币信贷过度投放的现象,更加关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国政府网曾在10月30日刊登题为《中国货币政策关键词仍是稳健》的文章,其援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称:

从定位上看,“保持物价稳定”与“促进经济增长”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两大核心职能。当前汇市、楼市等方面的最新变化会引起央行注意,甚至可能促使其使用流动性工具、市场干预等调控手段,但却并不足以动摇货币政策稳健的主基调。

事实上,中国央行此前就明确宣布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从以数量目标为主转向价格目标为主。

在曾任职央行货币政策司的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看来,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2.25%的操作利率就是目前利率走廊的实际下限,“央行态度十分明确,8月份以来每当长端利率有明显下行的时候,央行都会出手把它推回去。”

“降息降准这么重的药,第四季度推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Archives →
联系方式:
香港新界屯門天后路18號南豐工業城3座6樓603室
電話: +852 2891 0030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八时三十分至下午六时三十分
close

寫一封信給 IBFS (香港)

你的名字 *
電子郵件 *
電話 *
信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