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2 2016

社科院报告: 一线城市压力大 二线发达城市更宜居

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指出,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并非宜居城市。而二线发达城市生活压力感均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较为宜居。

生活在哪些城市压力最小?

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

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远高于其他城市,并非宜居城市。而二线发达城市生活压力感均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较为宜居。

报告提及的二线城市为32个,其中二线发达城市8个,包括重庆、杭州、南京、济南4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还有青岛、大连、宁波、厦门4个计划单列市。

目前,很多一线城市都实施了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京沪等地的落户积分要求较高,有的甚至需要交纳7年社保。相比之下,属于二线发达城市的重庆等地对外来人口,包括大学生、农民工进城则采取鼓励的办法,显得有些另类。

重庆社科院决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邓涛认为,重庆9个区都有商业中心,各个区都能发挥好自身完整的功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北京等城市是摊大饼的形式,周边都想向中心靠近,就容易造成拥堵。

“重庆和其他一二线城市情况不一样,各个城市还是要结合自己特点来发展和做要求。”邓涛说,重庆还是一个二线城市,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劳动力,所以欢迎农民工等加入。

一线城市生活压力过大

上述蓝皮书认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经济压力远高于其他城市,最大生活压力源从高到低分别是物价、交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赡养老人、健康。

其中,一线城市就业压力感和二三线城市水平相同,但低于四线及以下城市。一线城市经济和家庭人际方面的压力感,均高居其他城市之上。因此,一线城市不宜居。“逃离北上广”一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热词和公众话题。
但是,四线城市也未必宜居。



Archives →
联系方式:
香港新界屯門天后路18號南豐工業城3座6樓603室
電話: +852 2891 0030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八时三十分至下午六时三十分
close

寫一封信給 IBFS (香港)

你的名字 *
電子郵件 *
電話 *
信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