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06 2017

社科院专家谈金融风险根源:经济失衡和投资回报率下降

关于金融稳定,容易陷入两种误解: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稳定就是市场主体没有违约、市场价格没有波动,整个市场太平无事。另一种误解,则局限于金融市场的局部均衡来看金融稳定,认为金融稳定只是某个或某几个金融监管部门的事情。

第一种误解,使决策机制对金融风险的容忍度偏低。在这种误解下,金融稳定是通过维稳“维”出来的,但结果却鼓励了道德风险和投机行为,反过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这种误解的最大问题,是就稳定谈稳定,忽视了金融韧性和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基于这种思路,维护金融稳定的短期措施、临时措施,往往容易替代金融改革,逐渐蜕变成为长期性的政策和市场逻辑。

第二种误解,受限于金融市场的局部均衡视角来观察金融稳定。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金融市场已经高度联动,局部波动会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扰动范围传染到市场的其他部分;同时只有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改革,才能够使金融市场获得真正的、可持续的稳定。由于忽视了金融市场的联动,以及金融和实体经济部门的镜像效应,往往导致部分金融改革和监管政策的单兵突进。这不但无法化解金融体系的风险,也会使实体部门面临的困难雪上加霜,反过来加剧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由第一财经研究院和东航金融联合发布的《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2017(ChinaFinancialRiskandStabilityreport,CFRSR)》(下称“报告2017”)试图跳出稳定谈稳定,跳出金融稳定来看金融稳定。2016年至今,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这些金融风险点逐个被引燃。在这些风险点的审视中,我们既看到了金融市场本身的不稳定性,也看到了实体经济当中的一些疲态和不堪。

鉴于中国所面临金融风险的多样性,以及日益联动而复杂的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互动效应,我们构建了中国金融稳定图(ChinaFinancialStabilityMap,下称“CFSM”)。将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四个风险与两个条件分为不同的时点,在结合全球背景和考虑到数据约束的同时,报告抓住中国的关键风险和经济金融环境,引入涵盖当前发展的前瞻性指标,描绘了中国金融稳定情况。在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期间,中国的外部传染风险、市场和流动性风险以及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宏观经济风险和信贷风险有所下降,货币和金融条件趋紧。

在此基础上,“报告2017”逐一排查了债市、房市、汇市等金融风险,而且还把金融市场放到了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进行分析。从金融市场本身来看,增强韧性是强化监管、推动金融改革的方向。此外,我们更需要跳出局部金融市场的视野,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改革来求真稳定。



Archives →
联系方式:
香港新界屯門天后路18號南豐工業城3座6樓603室
電話: +852 2891 0030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八时三十分至下午六时三十分
close

寫一封信給 IBFS (香港)

你的名字 *
電子郵件 *
電話 *
信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