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10 2018

多管齊下 應對貿易糾紛

繼美國先前對來自內地的500億美元進口加徵25%關稅,美國剛剛於9月24日開始對大約2,000億美元從內地進口商品徵收10%額外關稅,在明年1月會上調至25%,令到不少人覺得中美貿易糾紛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另外,美國聯儲局剛宣布自2015年底以來第八次加息,而本港主要銀行亦是12年來首次相繼宣布加最優惠利率,這些對於投資者和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帶來的影響,我們必會密切留意。

 受美國這兩次關稅措施影響的貨物,粗略估算,涉及內地經香港轉口至美國的產品貨值達1,345億港元,雖然只佔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總值約3.5%,但是,中美貿易糾紛可能透過其他渠道間接影響香港的經濟,除了令香港出口增長進一步放緩,連帶投資和私人消費亦有可能減弱。

 中美貿易糾紛對香港金融體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現時內地企業佔香港股票市場總值約三分之二,亦佔每天總成交額約七成多,當內地企業的盈利前景因為美國的關稅措施而轉差,香港股市亦無可避免受到牽連而變得波動。雖然如此,香港一直擁有穩健的監管制度,證監會與香港交易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亦緊密合作,有能力應對股票市場的變化。

 第二,香港銀行與內地相關的貸款在2017年底為42,000億港元,佔銀行貸款總額超過40%,有意見認為這在中美貿易糾紛升溫的今天或對香港銀行體系造成風險。然而,目前這些貸款約三成有實質抵押品或銀行擔保支持,另外三成則有其他形式的擔保支持,而香港的銀行在審批內地相關貸款時,一貫採取審慎的借貸標準。

 第三,中小企業方面,中美貿易糾紛在中長期有可能影響銀行方面的信貸。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和工業及貿易署都有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保證。雖然這兩個計劃暫時看不到申請數量有大幅增加,特區政府會考慮幾方面措施,例如看能否增加最高貸款額,會否有空間延長擔保期等等,未雨綢繆,逐步處理。

 第四,貨幣市場方面,如果中美貿易糾紛導致環球金融動盪,港股或會因為投資者對中國以至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而被拋售,屆時港匯可能會因資金外流而轉弱。目前香港的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而我們4,3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亦為保障香港的貨幣穩定提供強大後盾,我們會一如以往,密切留意貨幣和外匯市場的變化。

 事實上,如果我們以一個更廣更寬的角度去分析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就會發現,貿易差額只反映交易量,雖然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卻反映在美國。從消費的角度看,中國的商品走進了美國,豐富了美國的消費市場,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和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素。

 從生產的角度去看,由於中美兩國處於全球產業鏈不同位置,中國企業更多的是賺取加工費,而美國企業從設計、零組件供應、行銷等環節獲得利益。一位英國學者今年在美國著名國際關係雜誌《外交政策》發表的一篇文章裏引述,以一台售價為999美元的iPhone X手機來算,它的總成本只是370美元,而來自中國的製造成本僅佔其中的3%至6%,即11至22美元。

 再者,在全球產業鏈當中,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產品零件,美國的單邊保護措施,除了損害中國的利益,更損害了多個國家的利益。根據《華爾街日報》在本月的報道,iPhone 7的相機是日本的,存儲芯片是韓國的,電源管理芯片是英國的,所以,美國徵收的關稅行為,實際上影響着有不同經濟體參與的產業鏈。

 最後,雖然在中美貨物貿易中,美國是逆差,但在中美服務貿易中,逆差卻在中國。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來源地,且逆差快速擴大。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7年美國對華服務貿易順差為541億美元,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佔有優勢。

 本月17日於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就請來了前美國副國務卿、前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分享他對中美關係的看法。佐利克曾於2005年公開演講,支持中國參與世界貿易組織(世貿),希望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持份者,英文叫做responsible stakeholder,鼓勵中國參與國際社會。

 佐利克這次在論壇上明確表示,他不同意特朗普政府認為中國加入世貿是錯誤的,而且並不相信美國幫助建立有70年歷史的國際秩序使美國處於不利地位。佐利克更表示,他並不同意當時奧巴馬政府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提出的反對,他認為金立群行長追求透明、廉潔和良好的管治,讓亞投行能夠貢獻於國際秩序。

 然而,佐利克同時對中國的朋友提出一些忠告。他表示,美國對中國的擔憂並不局限於特朗普政府,而是包括了政界、商界以及民間團體。如果有人覺得中美關係在美國中期選舉,甚或是2020年總統大選之後,就能夠回到過去,是不太現實的想法。佐利克指出,一些美國對中國的憂慮,包括對中國經濟「國進民退」的擔憂,對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營商環境不滿,對《中國製造2025》的誤解,以及對中國外交政策的顧慮,都會影響中美關係。

 其實美國國內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有正反兩面意見,而中國方面就明確表達了中方的立場。在此,我引述中國國務院在剛剛過去的星期一發表的《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白皮書中肯和明確地指出,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和平與發展是民心所向。中國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推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維護並推動改革完善多邊貿易體制。面對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全因素增多的國際形勢,中國不忘初心,始終與世界同行,順大勢、擔正義、行正道,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隨着保護主義升溫,民粹主義抬頭,中美貿易的緊張局勢估計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加上香港正逐步脱離超低息環境,而作為高度開放的經濟體,我們不免會受到影響。特區政府並不認同美國這些不符合世貿規則、損害多國利益的做法,並會繼續和業界保持聯繫,多管齊下,嚴陣以待,將香港經濟受到沖擊的影響減至最低。



Archives →
联系方式:
香港新界屯門天后路18號南豐工業城3座6樓603室
電話: +852 2891 0030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八时三十分至下午六时三十分
close

寫一封信給 IBFS (香港)

你的名字 *
電子郵件 *
電話 *
信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