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06 2019

央行:包商银行大量资金被明天集团违法占用 形成逾期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一、请问接管包商银行的背景是什么?您如何看待这一接管行为?

答:包商银行的大股东是明天集团,该集团合计持有包商银行89%的股权,由于包商银行的大量资金被大股东违法违规占用,形成逾期,长期难以归还,导致包商银行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触发了法定的接管条件被依法接管。

关于包商银行被接管,完全是一个个案,我们需要客观冷静看待。首先,采取接管措施,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对一家商业银行接管是一件十分严肃而慎重的行为。只有当一家商业银行出现《商业银行法》第64条“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时”、《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8条“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情形,再不接管将严重损害广大客户合法权益特别是存款人存款安全时,才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处置。因此,非到万不得已,无需采取行政接管这一措施。第二,对包商银行的接管是严格依法进行的。对各类债权人的债权保障首先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对大额债权人债权保障中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等问题,尊重合同,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履约。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履行告知义务。对于签署债权收购与转让协议,平等协商、自愿签署。未予先期保障的债权也继续保留,债权人依法参与后续受偿。第三,对包商银行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比较高。这次对包商银行接管后,采用存款保险基金和央行出资,进行收购承接,对包商银行的各类债权人给予充分的保障。对个人客户和5000万元及以下的对公和同业机构客户的本息给予了100%全额保障。对于5000万元以上同一大额债权人的本息,按债权净额先期进行保障,预计平均保障比例可在90%左右。上述保障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各类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次按照收购承接的思路,就是为了有效避免直接清偿、保障程度低等问题。目前看,由存款保险基金出资、央行“最后贷款人”依法支持,实施收购承接,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

最近,市场上有人担心,接管包商银行后,是否会有其他机构也被接管,请大家放心,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如果哪个机构需要流动性支持,或增资扩股,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我们有信心坚决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接管包商银行一周以来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从5月2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接管托管公告以来,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接管托管工作进展顺利。包商银行各类债权人权益得到维护:一是520万个人储户和20余万个人理财客户已得到全额保障;二是债权金额在5000万及以下2.5万户对公和同业客户已得到全额保障;三是包商银行5000万元及以下承兑汇票得到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得到不低于80%保障。目前,包商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正常,营业网点秩序井然,各类业务照常办理。事实上,接管后,包商银行已获得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存款保险基金的有力保障,上周五同业存单发行已得到市场认可。目前,大额债权收购与转让协议签署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目前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如何?

答:近日,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等多种方式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5月末货币市场利率与上月末基本持平,市场情绪稳定。总的看,目前中小银行流动性较为充足,各项流动性指标整体处于正常水平。从货币市场交易情况看,中小银行融资交易规模和占比平稳,未出现大的变化,融资利率与前期持平,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密切关注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人民银行对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各类因素已作了全面估计和充分准备,将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6月17日第二次实施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还将释放约1000亿元长期资金,有效充实中小银行半年末的流动性。

当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丰富,我们将根据市场情况合理搭配、充分运用。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人民银行将把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不断丰富支持工具,加大政策力度,不断提高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39万亿地方债新增额度告罄 年内发行规模逾1.9万亿
2019-06-03
1.39万亿元地方债新增额度提前告罄 年内发行规模已逾1.9万亿元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发现,5月份全国共发行77只地方债,发行总额为3043.22亿元,较4月份的2266.76亿元增加776.46亿元。截至6月2日,今年以来全国共发行489只地方债,发行总额为19495.82亿元。去年同期全国共发行204只地方债,发行额为8870.14亿元。

“今年提前确定的1.39万亿元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对应的债券发行任务已基本完成。”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前5个月地方债发行总量约为去年同期的2倍,从分类的数据来看,2019年前5个月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约1.46万亿元,置换债券或再融资债券约4780亿元;而2018年前5个月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量仅为172亿元,置换债券或再融资债券发行总量达到8594亿元。且新增债券整体发行结构上不同于去年的是,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总量大于新增一般债券。可见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任务是以满足新增项目资金需求和地方发展需求为主。

为了加快政府有效投资稳经济,经全国人大授权,今年年初国务院提前下达了1.39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今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万亿元。

2019年4月份,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发行地方债进度,要求2019年6月份前完成提前下达新增债券额度的发行,争取在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增债券发行,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地方债发行加快会有效弥补市场投资下降缺口,形成有效的政府投资拉动作用,对实现“六稳”、抵御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认为,5月份流向基建投资新增专项债从4月份的122亿元增加至436.8亿元,指向5月份新增专项债对基建的拉动作用较4月份有所提升。对比4月份新增专项债,5月份流向土储和棚改的比例从80.8%降至66.7%,而新增专项债从636.6亿元增加至1310.5亿元,因而流向基建投资的新增专项债规模有所提升。

例如,5月29日,广东省政府发行470.13亿元地方债,其中,发行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专项债券175.14亿元,标志着2019年全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正式落地。

本次招标发行的粤港澳大湾区专项债券共8期,合计175.14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佛山、江门、惠州、肇庆、中山等大湾区相关城市的土地储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大湾区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28日,辽宁省137.9064亿元、贵州省114.3187亿元地方债发行。辽宁省本次发行债券品种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全部为一般债券,发行结果为4.28%。从发行结果来看,承销团中的16家证券公司投标踊跃,投标总量达525.7亿元,中标规模达69.2064亿元。

张依群预计,6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速度较之前还将进一步加快,预计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将达到全年规模的80%,成为历年来发债规模最大、发行速度最快的时期,为我国今年后半期经济增长继续注入资金活力。

唐川表示,因隐性债务尚未得到彻底清理,加上近期发布的《政府投资条例》对地方投资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管理模式,并对违规举债、增加隐性债务等行为下了明确禁令,所以未来置换债券或再融资债券将成为地方政府清理既有债务的主要融资途径。

唐川预计,6月份的置换债券或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将有所提升,达到1500亿元左右。整体而言,6月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量将在5月份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但也不排除将依据当前的经济情况,因重点布局基建和公共服务项目而形成较大幅度的增量。



Archives →
联系方式:
香港新界屯門天后路18號南豐工業城3座6樓603室
電話: +852 2891 0030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八时三十分至下午六时三十分
close

寫一封信給 IBFS (香港)

你的名字 *
電子郵件 *
電話 *
信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