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局出台23条政策,涉及房地产、小微企业等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旭 孙志成

4月18日,央行、外汇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

《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央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

《通知》还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 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通知》指出,要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人群等金融支持。央行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在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方面,《通知》指出,将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作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末,按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稳定普惠小微贷款存量,扩大增量。

与此同时,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自2022年起,原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继续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

此外,金融机构要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更好满足小微企业用款需求。要细化实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不良容忍度、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要求,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要按市场化原则,通过提供中长期贷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续贷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要积极主动对接征信平台有关的金融、政务、公用事业、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涉企信用信息,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为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加速落地,人民银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

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基本相当。

4月15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将再投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从全年看,人民银行将总计上缴11000多亿元结存利润,缴款进度靠前发力,视退税需要及时拨付,与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相互配合,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0.1-0.15个百分点,带动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4.4%,为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

另外,加大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项减碳工具,加快1000亿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

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近期,受疫情多发、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产建筑营销活动受阻等因素影响,商品住宅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也有小幅回落。

数据显示,3月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8.9%,余额同比增速比去年末下降了2.3个百分点。

《通知》指出,要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2022年一季度金融数据统计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称,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

此外,部分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调控要求,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在全国政策范围内,下调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这是城市政府、银行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经营策略,做出的差别化、市场化调整,适应了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的特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近期多家银行也相继推出延期还款政策。

上述《通知》指出,对于受困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予以支持,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

三个热搜霸榜,机构夺路而逃?以岭药业5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79亿 2022/04/19
受近日舆情影响,4月18日,以岭药业(002603)全天一字跌停,股价报32.39元/股,总市值541亿元。至此,以岭药业已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昨日,与之相关三条微博登上热搜榜,其中一条”以岭药业靠连花清瘟9个月营收33亿“成为热搜榜首,阅读高达7348.5万,热度值逾280万。

梳理昨日股价走势,以岭药业的资金早间”夺路而逃“,集合竞价即封死跌停,封单超10万手。全天缩量成交4.86亿元,换手率1.09%。

不过,公司昨日并未披露交易信息,但前两个交易日公司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正在大幅卖出。

4月15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卖出近5亿元,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卖出2亿元,一机构卖出7012万元,买二至买五席位均为东方财富证券活跃营业部。

4月14日,当日前五买入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5.79亿元,前五卖出营业部合计净卖出4.18亿元,机构席位呈现出逃状态,当日有3家机构专用席位现身,即卖二、卖三、卖四,合计净卖出1.39亿元。

今年以来,以岭药业股价快速攀升,累计最高涨幅为112%,市值一度达至72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在最近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受负面舆情影响急转之下,市值从高点跌去约17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名为”马云“的自然人截至2021年3季度持有公司股份737.31万股,如其持仓数至今不变,其近5日持仓市值将蒸发约7800万元。

抗疫“明星药”

公开资料显示,以岭药业连花清瘟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推荐频次最多的专利中成药,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八版均推荐服用中成药连花清瘟,用于医学观察期乏力伴发热患者的防治。

公司公告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除将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继续列为中医治疗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外,还将其列为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

3月31日,世卫组织网站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鼓励世卫组织成员国考虑中国中西医结合模式(整合医学模式)。

在4月5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中医疫病防治基地负责人房敏表示,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针对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中药抗疫方剂深受患者欢迎。

根据以岭药业公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1.6%。

联系信息:
南京西路1600 号310,
200040 上海中国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三十分

公司分支机构:

选择一个国家
Bestellservice
Durch das Ausfüllen dieses Formulars stimmen Sie unserer Datenschutzrichtlinie zu
To guarantee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You can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I understand, close